洞察系列
內地險資持續舉牌港股高股息資產
險資舉牌是指保險公司持有或者與其關聯方及一致行動人共同持有持股上市公司5%股權,以及之後每增持達到5%時需依規披露的行為。
據港交所披露資訊顯示,1月8日、10日,平安人壽分別在場內增持郵儲銀行H股、招商銀行H股,涉資約0.33億港元、0.73億港元。前述增持後,平安人壽以“實益擁有人”身份分別持有近10億股郵儲銀行H股、逾2.3億股招行H股股份,占兩家銀行H股總數均突破5%,觸及港股市場舉牌線。去年12月31日,平安人壽發佈公告稱,該公司委託平安資管通過競價交易方式投資工商銀行H股股票,於12月20日達到工商銀行H股股本的15%,根據香港市場規則,觸發舉牌。
此外,根據港交所披露資訊,平安資管於2024年12月24日增持350萬股郵儲銀行H股股份,耗資約1640萬港元;於2024年12月18日增持6725.5萬股建設銀行H股股份,耗資約4.24億港元。據統計,近一個月,平安集團及其下屬的平安人壽連續增持多家H股銀行,耗資至少50億港元,涉及建行、工行、郵儲、農行、招行。
根據市場上的研報,2024年是近十年第三次保險資金舉牌潮。2015-2024年期間累計有162次保險公司舉牌,其中2015年(62次)、2020年(26次)和2024年(20次)。本輪舉牌潮背後主要原因一是由於國內長端利率持續下行,險企資產端利差損和資產荒壓力較大,需要尋找合適的配置資產。二是2023年起上市險企開始執行新金融工具準則,導致上市險企股票投資的波動對當期淨利潤影響顯著,而通過配置長期股權投資(超過5%、獲得董事席位的股票)或者高股息策略可以適度改善這一問題。
在此背景下,港股高股息資產有望持續受益。投資者可關注富邦滬深港高股息ETF(3190.HK)。
資料來源:富邦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2025年1月16日。
有關富邦滬深港高股息 (03190.HK) 基金的資料風險披露請瀏覽: https://www.fubonfund.com.hk/cht/retail-funds-details?pkey=123
- 投資涉及風險,過往表現不代表將來表現,基金價格可升可跌,投資者可能需承受所有或重大投資損失,投資者切勿單憑本資料作任何投資決定。請參閱基金之章程及產品資料概要以了解風險因素等詳情。
- 富邦恒生滬深港(特選企業)高股息率指數ETF為富邦交易所買賣基金系列開放式基金型公司之基金, ETF 的投資目標是提供在扣除費用及支出之前,盡量緊貼恒生滬深港(特選企業)高股息率指數表現的投資成績,指數反映在香港及/或中國内地上市並於中國内地、香港或澳門運作的高股息率公司之整體表現。概不保證子基金將達到其投資目標。
- 富邦恒生滬深港(特選企業)高股息率指數ETF需承受投資風險、股票市場風險、新指數風險、集中風險、新興市場風險、中國A股市場風險 與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有關的風險、與創業板及╱或科創板有關的風險、中國稅務風險、貨幣風險、人民幣貨幣及兌換風險、上市類別與非上市類別風險之間交易安排的差異、交易差異的風險、被動式投資風險、交易風險、跟蹤誤差風險、提早終止的風險、對市場莊家依賴的風險、從資本中實際上從資本中支付分派的風險。
免責聲明
此文僅作參考之用,不應視為任何投資產品的推銷或承諾。投資存在風險。基金未來表現及本金價值並無保證,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投資產品價值可升可跌。
富邦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下稱"本公司")在編製此文時,認為所使用的資料來源可靠、完整且合適,但不對其中所含信息的準確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擔保。本公司不承擔因使用者依賴此文而導致的任何損失之法律責任。此文可能包含预告陳述,而非純粹提供歷史資料,如預測、預估、收益或回報預期,以及可能的投資組合配置等。此文不應被解讀為對未來事件的預測、研究報告或投資建議,亦不構成買賣任何證券或採取特定投資策略的推薦。
本公司建議投資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應先獲取並詳閱及了解相關投資產品的銷售文件(包括但不限於風險、相關費用和開支、合適性、個人財務狀況等因素)。投資者不應單憑此文做出投資決定。使用此文前,投資者應仔細閱讀相關基金的銷售文件,包括風險因素。投資者應根據個人財務狀況評估任何投資、證券或策略是否適合自身。如有需要,請尋求專業意見。
此文由富邦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發行,未經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審閱。文中表達的觀點僅代表本公司在撰寫當日的判斷,可能會因情況變化而隨時調整,恕不另行通知。
所有內容的版權、專利權及其他知識產權均屬本公司所有。此文不授予收件人任何使用所含信息的權利(無論是明示、暗示還是間接)。未經本公司書面許可,不得複製、傳播或重製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