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信息

投資者請勿單憑本網頁作投資決定,應閱讀本產品的基金說明書所載的詳情及風險因素。投資涉及風險,過往業績並不代表未來表現。概不能保證本金會獲得償還。投資者應注意以下重要信息:
  • 富邦恒生滬深港(特選企業)高股息率指數ETF(「子基金」)為富邦交易所買賣基金系列開放式基金型公司(「本公司」)之子基金,本子基金根據香港法律成立,具有可變動股本、有限責任且與子基金之間的法律責任分隔的公眾傘子開放式基金型公司。
  • 證監會的登記及認可並不等於對本公司或子基金作出推薦或認許,亦不代表其對本公司、子基金的商業利弊或其表現作出保證。這不表示本公司或子基金適合所有投資者,或認許其適合任何特定投資者或任何類別的投資者。
  • 子基金是被動式管理指數追踪交易所買賣基金(「ETF」)。子基金以港元計價並同時發售上市類別及非上市類別之股份。上市類別股份以港元交易,於香港聯合交易所有限公司(「聯交所」)買賣。
  • 子基金的投資目標是提供緊貼恒生滬深港(特選企業)高股息率指數(價格回報)(「指數」)表現的投資成績(扣除收費及開支前),指數反映在香港及/或中國内地上市並於中國内地、香港或澳門運作的高股息率公司之整體表現。概不保證子基金將達到其投資目標。
  • 子基金的投資集中於中國内地、香港及澳門。子基金的價值須承受集中風險及中國内地、香港及澳門之市場有關的風險。子基金須承受投資於中國内地及澳門之新興市場風險。相比投資於較發達市場的基金及/或投資組合更分散的基金,子基金的價值或會較為波動。
  • 指數為一項新指數,僅於2021年8月23日。子基金可能會較其他跟蹤有較長運作歷史且較具規模的指數的交易所買賣基金面臨較高風險。
  • 投資於中國内地市場或須承受中國A股市場風險、滬港通和深港通之相關風險及中國稅務風險。中國A股市場的大波動性及潛在結算困難,亦可能導致於證券價格大幅波動。在創業板及╱或科創板上市的公司須承受更高的股價波動及流動性風險,並較在主板上市的公司有較高的風險及換手率。
  • 子基金以被動方式管理,經理人及分經理人未能酌情對市場變化作出調適,以及不會在市場下跌時採取防禦措施。子基金亦須承受跟蹤誤差風險。
  • 上市類別及非上市類別之股份的投資者須受不同的定價及交易安排所規限。由於適用於各類別的費用及成本安排不同,各上市類別及非上市類別的每股資產淨值或會有所不同。
  • 子基金的上市類別須承受其上市類別股份可能以子基金資產淨值的大幅溢價或折價買賣而出現的交易風險。子基金亦須承受因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交易時段與聯交所不同而出現的交易差異的風險。中國A股的交易範圍受到限制,令交易價格的漲跌幅受限,此項差異亦可能擴大股份價格與其資產淨值之間的溢價或折讓水平。
  • 子基金亦須承受股市風險、貨幣風險、人民幣貨幣及兌換風險、提前終止的風險及對市場莊家依賴的風險。
  • 經理人可酌情決定從資本或總收入中撥付股息,而子基金的全部或部分費用及開支則從資本中支付,導致供派付股息的可分派收入有所增加,因此分派可以有效地從資本中支付。從資本中及╱或實際上從資本中支付股息,等於投資者獲得部分原投資額回報或撤回其部分原投資額或可歸屬於該原投資額的任何資本收益。任何該些分派,可能導致子基金之相關類別的每股股份資產淨值即時減少。
  • 投資涉及風險,閣下於子基金的投資或會蒙受損失。閣下不應僅就此資料而作出投資決定。閣下請參閱子基金之章程以及產品資料概要以瞭解包括風險因素之子基金的進一步資料。

  • 如何投資香港ETF:新手買ETF教學

    投資香港ETF操作簡單且選擇眾多,對新手投資者而言,ETF更是分散風險和參與不同市場的重要工具之一。本文為大家簡介香港ETF投資教學,包括香港ETF類型和交易收費,有助大家了解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香港ETF產品。


    甚麼是ETF?

    ETF全稱為「交易所買賣基金」(Exchange Traded Fund),與傳統基金一樣,買入一隻ETF就等於買入投資組合內的一籃子資產,投資對象涵蓋股票、債券、商品等多類資產,不同的是ETF在交易所掛牌上市,價格透明且流動性較高。 ETF同時有股票的交易方便及基金的分散風險功能,較適合工作繁忙或缺乏選股經驗的投資者。


    香港市場上的ETF選擇

    香港市場有過百隻ETF供投資者交易,大部分ETF都是被動型ETF或指數型ETF,即以追蹤和複製特定指數的表現為主要投資目標。ETF會根據所追蹤的基準指數,按比例買入成分資產,ETF的表現就與指數掛鉤。
    指數型ETF可再以投資對象劃分為不同類別,如股票、債券、加密貨幣等。以主要投資於股票的指數型ETF為例,投資者可選擇不同股票市場,如投資港股市場的有追蹤恒生指數和恒生科技指數的ETF、美股市場有追蹤標普500指數和納斯達克指數的ETF,A股市場則有追蹤滬深300指數和富時中國A50指數的ETF。
    同樣地,債券型ETF也有美國國債、中國國債、亞洲市場政府債券等不同選擇,商品型ETF有黃金、原油、鐵礦等種類,加密貨幣ETF則暫時主要集中於比特幣和以太幣。投資者可根據個人心儀的資產類別和市場來選擇合適的ETF。


    如何投資香港ETF?

    投資香港ETF十分簡單,由於ETF在交易所上市,所以買賣流程與一般股票相同。投資者只需在銀行或證券行開立相應的證券戶口,如持有港股戶口就可投資港股ETF,持有美股戶口便可投資美股ETF。開戶並存入資金後,即可在交易時間內買賣ETF。


    投資香港ETF費用

    ETF費用可大致分為三部份,其一是交易費用,每次買賣時證券行會收取佣金和平台使用費等費用(具體收費視乎證券行而定),政府、港交所和證監會亦會收取印花稅、交易費和交易徵費等費用。
    其二是帳戶服務費用,如在ETF派發股息時,證券行需收取代收股息費,部分銀行或證券商也會收取存倉費、託管費、轉倉費等費用。
    除了上述兩部分與股票交易相同的收費外,ETF還有基金特有的管理費。管理費用於支付ETF的營運成本,如基金經理費用、保管費、成分股的交易收費等,會以「總費用比率」(Total Expense Ratio)的形式來收取,直接在ETF資產淨值中扣除。被動型ETF的收費會較低,通常可低至0.5%至1%,主動型ETF收費則會較高,如1.5%或以上。


    如何選擇ETF?

    在選擇ETF時,首要了解自己的投資目標和偏好,根據個人風險承受程度去選擇適合的產品。
    如你是投資新手,沒有太多財經知識,亦沒有時間去研究選股和市場升跌,便可考慮指數型ETF,直接投資於整個市場,獲取與大市相約的回報。投資者亦可透過ETF來擴大投資覆蓋版圖,如從恒生指數ETF、亞洲指數ETF、到全球股市指數ETF,就可將投資組合從香港廣泛分散至全世界。
    如你有一定投資經驗,對特定板塊有一定的了解和偏好,並希望追求優於大市的回報,而又能承受不同投資的風險,則可考慮主動型ETF。此類ETF由基金經理主動構建和管理投資組合,透過積極調整選股、持倉比例和捕捉買賣時機,以期望獲取比基準指數更高的回報。主動型ETF比被動型ETF在投資選股上更具彈性,但亦要考慮基金經理的策略,因為其回報並不能保證。
    風險偏好較低的保守投資者可考慮債券ETF或貨幣市場ETF,這些ETF投資於定息產品,以定期利息為主要受益。債券ETF主要投資於國債、政府債券和公司債券,貨幣市場ETF則投資於存款證和商業票據等短期貨幣市場工具,風險相對低,雖資產價格未必有大幅上揚空間及未能確保正回報,但可考慮用作穩定收息工具。


    香港ETF推薦

    富邦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 (“富邦基金管理(香港)”)旗下有多個ETF產品,符合不同投資策略需要。當中富邦恒生滬深港(特選企業)高股息率指數ETF (03190) 以高股息#為特點,該ETF所追蹤的恒生滬深港(特選企業)高股息率指數從滬深港上市的⼤型公司中挑選30隻高息股,並定期檢視投資組合,剔除派息減少、股價表現差或流動性不足的股票,嚴選淨股息率排名最高的成分股。本ETF自2022年7月8日成立,至2024年12月31日的累積總回報為48.03%^,且成立以來維持每季派息一次#,管理費僅為每年0.60%。

    ^資料來源:富邦基金管理(香港),2024年12月31日。 # 派息不獲保證, 派息率不保證,股息可能從資本支付,股息支付會 導致子基金的每股資產淨值在除息日減少,實際派 息將由經理人酌情決定。正股息率並不代表可取得正回報。


    常見問題

    ETF有甚麼特點?

    ETF同時結合股票和基金特徵,可以像股票一樣買賣方便且價格透明,亦有基金的分散投資特性,收費亦比傳統基金低,選擇亦十分多元化。


    ETF和股票有甚麼不同?

    ETF提供一籃子資產的分散投資,成分資產包括股票、債券、商品、貨幣市場工具等不同類別,持有一隻ETF等同持有一籃子資產,而非單一股票。


    如何查詢ETF即時資訊?

    投資者可透過香港交易所和各證券商的交易平台,查看ETF的即時報價等實時資訊,亦可到各基金官網查看ETF的詳細資料,包括投資組合、歷年表現和派息記錄等。


    有關基金的資料風險披露請瀏覽:
    富邦恒生滬深港(特選企業)高股息率指數ETF: https://www.fubonfund.com.hk/cht/retail-funds-details?pkey=123


    免責聲明
    此文僅作參考之用,不應視為任何投資產品的推銷或承諾。投資存在風險。基金未來表現及本金價值並無保證,過往業績不代表未來表現。投資產品價值可升可跌。
    富邦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下稱"本公司")在編製此文時,認為所使用的資料來源可靠、完整且合適,但不對其中所含信息的準確性或完整性作出任何擔保。本公司不承擔因使用者依賴此文而導致的任何損失之法律責任。此文可能包含预告陳述,而非純粹提供歷史資料,如預測、預估、收益或回報預期,以及可能的投資組合配置等。此文不應被解讀為對未來事件的預測、研究報告或投資建議,亦不構成買賣任何證券或採取特定投資策略的推薦。
    本公司建議投資者在作出投資決定前,應先獲取並詳閱及了解相關投資產品的銷售文件(包括但不限於風險、相關費用和開支、合適性、個人財務狀況等因素)。投資者不應單憑此文做出投資決定。使用此文前,投資者應仔細閱讀相關基金的銷售文件,包括風險因素。投資者應根據個人財務狀況評估任何投資、證券或策略是否適合自身。如有需要,請尋求專業意見。
    此文由富邦基金管理(香港)有限公司發行,未經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審閱。文中表達的觀點僅代表本公司在撰寫當日的判斷,可能會因情況變化而隨時調整,恕不另行通知。
    所有內容的版權、專利權及其他知識產權均屬本公司所有。此文不授予收件人任何使用所含信息的權利(無論是明示、暗示還是間接)。未經本公司書面許可,不得複製、傳播或重製此文的全部或部分內容。